以“剖宫产手术”为例,过去无论常规、复杂,都是统一标准统一定价,难以体现剖宫产时由于产妇和胎儿情况不同,带来的手术难度、风险、时长差异。如今,在产科立项指南中,单独设立“剖宫产(复杂)”价格项目,明确复杂具体指:前置胎盘、胎盘植入、凝血功能异常、瘢痕子宫、胎儿横位等显著增加剖宫产实施难度及风险的情。
长期以来,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各省属地管理,一些地方项目按操作流程拆分立项,与技术细节紧密绑定,临床上稍稍改变操作的部位、步骤、方法,就可能找不到对应的价格项目。在实际计价收费过程中,医务人员需逐条对照项目内涵,事务性负担较重,容易出现窜码套码收费的情况。
立项指南对存量价格项目进行系统性重塑,无论是项目名称、服务产出、价格构成,还是加收项、扩展项都更清晰、更准确,在临床计费中更好执行。各地对接落地后,医疗机构可依据本地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价格水平,合法合规收费,让收费情况更清楚。
立项指南在规范统一现行价格项目的同时,充分考虑临床实际情况,对技术劳务价值高、风险程度大的复杂情况和复杂操作,进行单独立项或加收项,体现技术难度差异。
近日,国家医保局陆续发布护理、康复、综合诊查等一系列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,通过规范整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,使价格项目更加贴近临床诊疗实际,在不同场景、不同角度明确价格政策导向,更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。
过去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比较贴近操作步骤,存在把完整的医疗服务拆分成过多过细收费项目的问题。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在规范统一价格项目时以服务产出为导向,厘清价格项目与临床诊疗技术规范、医疗机构成本要素、不同应用场景加收标准等的政策边界,尽可能在价格项目服务产出、价格构成中体现手术治疗的完整过程,让患者清清楚楚付费,提升患者就医体验。